10月9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種采集儀式在廣州南沙科考碼頭“夢想”號大洋鉆探船旁舉行。此次火種采集活動包含“源火”采集與“圣火”點燃兩大環節。活動現場,采集自南海1522米深處的可燃冰“源火”正式揭開神秘面紗。
記者了解到,在“源火”采集階段,通過在深海海底1522米處采集可燃冰,并在原位引燃生成“源火”,實現了“深海逐夢、燃冰成炬”的創舉。本次火種采集實現了全球大型綜合運動會歷史上的突破,即首次利用深海遙控潛水器集成搭載“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裝置”,在超深水海底遠程精準引燃可燃冰獲取“源火”,并以超高清設備記錄展示采集過程。
2024年6月,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聯合廣州賽區執委會,經多次研究論證,提出了“深海采火”的創意設想。今年9月18日,設想成為現實,一簇從南海1522米深處采集的可燃冰“源火”被成功引燃,實現了“天之光”燃“海之火”的“水火相濟”奇觀。“源火”采集成功后,科研人員通過“海馬”號在海底采集點位放置“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源火’采集點”永久基點定位標,紀念這一歷史時刻。
1522米深海之下,如何“燃冰成炬”?“‘源火’采集要走四步關鍵流程。”采火執行組組長、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技術方法研究所副所長陳宗恒解釋道:先在冷泉口采集可燃冰及伴生氣,降壓分解出甲烷;再用科考船光伏發電轉化的電能,遠程送到海底引燃甲烷;最后由“海馬”號無人潛水器帶“源火”回甲板,移入“源火”盒保存。
據介紹,作為“夢想”號大洋鉆探船配套保障船的“海洋地質二號”科考船承擔了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源火”采集任務,采火團隊以重走“海上絲綢之路”為脈絡,利用大國重器,在南海北部海域1522米深海處完成“源火”采集。此次“源火”采集成功,創下了全球體育運動史的新紀錄——首次在深海海底直接獲取“源火”。
廣袤南海見證著粵港澳大灣區面海而生、因海而興、向海圖強。作為海洋大省,廣東深耕藍色國土的腳步從未停歇:“夢想號”大洋鉆探船填補裝備空白、國家極地綜合保障基地落戶、全國首座深水科考碼頭啟用、可燃冰試采刷新世界紀錄……每一項成果,都是廣東將“海洋優勢”轉為“發展勝勢”的實踐,更是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注腳。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將于今年11月至12月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兩次開幕式將由廣州承辦。火種采集儀式圓滿落幕,標志著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將進入開幕30天倒計時。接下來,火種將分赴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并將于11月在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個城市舉行火炬傳遞。
本文鏈接: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種采集儀式在廣州南沙舉行http://www.hufazx.com/show-11-26888-0.html
聲明:本網站為非營利性網站,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一篇: 赤道印度洋潛流多時空尺度變異研究獲新突破